发布时间:2025-10-15 17:10:37    次浏览
“万宝之争”已经进入了神仙打架阶段,不论笑到最后的人是谁,“宝能系”都是各路资金盯上的饕餮美食。作为全市场的对手盘,姚老板还有没有机会翻牌?作为整个市场的对手盘,“宝能系”的资金链成了机构最为关切的问题。 而7月19日,万科掀起了反击战的高潮,向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深交所、证监会深圳监管局提交了一份《关于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要求监管部门核查钜盛华增持万科股份过程中,九个资管合同是否属于违规的“通道”业务,是否存在非法利用九个资管计划的账户从事证券交易股票融资的行为。7月22日在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披露深圳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经就举报展开调查,并已分别向钜盛华、万科发出监管函件予以警示,并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管谈话。举报信事件后,万科A(000002.SZ)盘面显示多空力量博弈激烈。7月25日,万科股价空翻多,报收于17.7元/股,宝能资管计划暂时安全,距离平仓线还有一元多的空间。自7月4日停牌六个月的万科A复牌以来,股价已经下跌了约30%。据摩根大通研究报告认为,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广发、浦东和浙商银行利用资产管理计划结构为“宝能系”钜盛华收购万科提供融资。每一层融资的杠杆均为2.0倍,如果综合计算,实际杠杆倍数为4.2倍。而王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谈到,对于宝能的判断是融资再配资买股,杠杆在20倍左右。万宝之争目前的态势,犹如两个人在打牌,其中一个人打的是明牌,手里的子弹已经被整个市场算准了,嗜血的机构等着他一点一点打完子弹,再去清扫战场,顺便收获两败俱伤的蚌与鹤。监管层集体发声“宝万之争”事态的持续发酵,或许已明显偏离多数人乃至监管层的预料,由此这场原先被称为“宫斗”的大戏,如今不得不面临“公堂斗”。上周五的中国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再次提及目前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宝万之争”,对当事双方的一些行为进行了批评和谴责,言辞颇为严厉。日前,万科的一封《关于提请查处鉅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这份被媒体曝光的报告,被市场人士广泛解读为万科有意压低股价,以使宝能的资管计划承压,但最终也为双方带来了深交所的问询函。看似巧合的是,在证监会谴责当事双方的同时,基金业协会也表态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持续监测涉及的资管计划,并按照证监会要求上报监测情况。除此之外,深交所也通过约谈当事双方的方式,来缓和目前存在的“紧张情绪”。实际上,尽管各监管部门长期以来一直对“宝万之争”颇为关注,但一直保持沉默态度。宝能系实际控制人姚振华今日现身成都,参加保险资金投资四川的一场对接会。目前,姚振华正在四川考察投资项目,寻找更多好项目。虽然身处资本争夺旋涡,但此次从媒体公布的现场照片来看,姚振华现身成都神情轻松,对“粉丝”的合影要求也并不拒绝。 自7月4日复牌以来,万科A股价从最高24.43元一度跌破17元,部分持有万科A宝能系资管计划已经出现5、6亿元的亏损。根据万科最新公告,宝能系的九个资产管理计划于二级市场持续增持万科A股,目前合计持股占万科总股本之25.4%,占万科A股之28.83%,已临近30%持股红线。业内人士指出,当持股达到30%一线,且继续增持的话,就会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如果未能获得证监会的豁免,则需要进行全面要约,而非部分要约。在当前当事方争斗日渐白热化的情况下,宝能若想获得和风细雨的收场,恐非易事。宝能一路买买买,前海人寿的保险资金是买入万科A的主要来源之一。据公开资料显示,包括万科在内,宝能系通过前海人寿和钜盛华共举牌了8家A股和1家港股上市公司。宝万之争一系列纠葛令市场再次高度关注险资举牌事件。就在上周,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十三五”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上表示,将大力倡导“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严把股东资格审查标准,在产融结合中筑牢风险隔离墙,促进保险业务结构调整,规范保险投资运营行为。这亦被市场解读为对于“万宝之争”中前海人寿万能险投资的监管表态。最后例行求关注,觉得有用又方便的话,帮我推荐给您的朋友,更多的订阅才有更充足的动力,谢谢!微信公众平台:LDM423